第99集 埃及七月革命
1922年,埃及获得名义上的独立。次年,颁布宪法,实行所谓的君主立宪制。事实上,当时的埃及依然政治动荡,经济凋敝,民不聊生。
1952年,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月革命,推翻了法鲁克王朝,建立了埃及共和国,彻底驱逐了英国殖民势力。这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,揭开了现代埃及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。
【资料图】
华夫脱党领导了埃及1919年革命,为驱逐英国殖民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曾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。
1922年2月底,英国被迫结束对埃及的所谓“保护”,承认埃及为独立的主权国家。英国迫使埃及接受“四点保留”:英军驻守苏伊士运河区,“保护”埃及免受外国入侵或干预,“保护”埃及境内的外国利益和少数民族,以及英国保留对苏丹事务管理权。
英国通过驻埃及高级专员、驻埃英军和在埃及军、政机关中供职的英籍官员,在很大的程度上,控制着埃及的内政、外交大权。
1923年,宪法颁布,埃及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后,华夫脱党仍然是埃及最大的政党,在七月革命前长期执政。
但是,华夫脱党的革命意志逐渐消退。1936年,华夫脱党政府签署《英埃同盟条约》,说明该党已经失去最后一点革命锐气。
条约规定,英国在亚历山大和苏伊士运河区驻扎陆、海、空军,按照英国的规划修建战略公路网,英国向埃及派驻军事代表团并供应武器。这样,英国实际上从军事上控制了埃及。
《英埃同盟条约》遭到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在内的广大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。埃及实行所谓君主立宪制以后,政治动荡不安,宪法时废时立,内阁走马灯式地频繁更迭,王室、英国殖民势力和华夫脱党争权夺利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以来,穆斯林兄弟会开始介入政治角逐,使政局更加混乱。
统治阶级尔虞我诈、花天酒地,广大人民却衣不蔽体、食不裹腹,处于水深火热之中。农村两极分化加剧,人口激增,地租和地价逐年上涨。
据官方统计,1952年,占地50费丹以上的大地主约11000人。费丹是埃及的土地计量单位,一费丹合6.3市亩。
这就是说,占土地所有者总数的0.4%的地主却拥有全国耕地的34.2%,仅法鲁克王室占地就达到17.8万费丹;而占地5费丹以下的小农达264.2万,占土地所有者总数的94.3%,仅拥有全国耕地的35.4%。
赤贫农民一贫如洗,生活更加悲惨。他们以出卖劳动力为生,充当长工、季节工或流动工来勉强维生。
1952年七月革命之前,埃及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,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1%,工业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仅9%,近2/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。
在西方垄断集团的挤压下,民族工业只是略有发展。埃及民族工业企业规模小、设备落后。1948年,全国有近13.4万家企业,雇员不到40万人,平均每家企业雇员不到3人。
真正的工业企业数量更少,1952年只有1957家。其中50%资本不到200埃镑,70%雇员不到10人。埃及的工业大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,以纺织业和食品业为主,重工业极少。
在这样一个国家积贫积弱、国王昏庸腐败、民族资产阶级软弱的社会里,独立建国的历史任务落到了满腔救国热情的青年军人的肩上。正是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军官,使埃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。
以加麦尔·阿卜杜·纳赛尔为核心的自由军官组织,于1952年发动了七月革命。纳赛尔是埃及共和国的开国元勋,后来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,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。
纳赛尔的籍贯是艾斯尤特省。艾斯尤特位于上埃及中部,是埃及最贫困的省份之一。这片贫瘠的土地滋养了阿拉伯世界的两个风云人物,一个是七月革命的领袖纳赛尔,另一个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鼻祖赛义德·库特卜。
大约200年前,纳赛尔家族来到艾斯尤特市郊班尼莫尔村,是统治埃及农村的显赫大家族之一。到纳赛尔祖父那一代,家道中落。他的父亲小学毕业后,在邮电局谋到一份差使。一战爆发后,纳赛尔的父亲被派到亚历山大,担任市郊邮局的副局长。
1918年1月15日,纳赛尔出生在亚历山大。他3岁时回到艾斯尤特,6岁入学,与祖父一起住在乡下,目睹了烈日下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。
7岁时,纳赛尔被送到开罗,由其叔父赫利勒监护。在开罗,纳赛尔亲眼看到英军驱车横冲直撞,轧死无辜儿童。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,埋下了仇恨英国人的种子。
1935年,纳赛尔17岁,已是一名血气方刚的青年。这年年底,他参加了全市工人和学生大游行,抗议英国干预埃及内政和不准恢复1928年宪法。警察开枪镇压游行群众,纳赛尔前额被弹片划破,留下一道伤痕。
1937年3月,纳赛尔进入军校学习,开始了军旅生涯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毕健康:
纳赛尔是埃及人民的好儿子。他创建自由军官组织,领导埃及人民完成了独立建国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。纳赛尔出身于小职员家庭,处于统治阶级的下层,了解劳动人民的疾苦。戎马生涯造就了纳赛尔坚强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毅力。英军横行霸道、王室骄奢淫逸,华夫脱党软弱无能,激起了他满腔热血爱国激情,他决心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1942年2月4日,英军兵临开罗的阿比丁宫,迫使法鲁克国王授权华夫脱党领袖纳哈斯组阁。英国人的侵略行径,极大地激发了纳赛尔和其他爱国青年军官的爱国激情。
纳赛尔气愤地说:我感到十分羞耻,因为我们的军队对这种侵略行径熟视无睹。如若他们有所作为,定能迫使英国人撤退。但是,我又感到欣慰。因为在此以前,军官所关心的仅仅是寻欢作乐,如今在谈论雪仇复耻,这当头一棒使我们的军队懂得了尊严的意义。
1948年,巴勒斯坦战争爆发,纳赛尔中校奉命率军参战。巴勒斯坦战争的经历成为纳赛尔政治上的转折点。
纳赛尔被编入第6营,驻扎在加沙和拉法。埃军司令部指挥无能,部队装备不良,纳赛尔所属部队的进攻屡屡受挫。
纳赛尔愤怒地说:我讨厌那些坐在安乐椅上的将领们,他们对战场上的情况和战士的遭遇一无所知,满足于在地图上指指点点,乱下命令,要我们攻占这个阵地和那个阵地。
纳赛尔英勇奋战,腹部受伤,伤未痊愈就返回前线。他在战壕里,面对敌人的炮火思考着祖国的命运:我们的祖国也同样被许多困难和敌人所包围,祖国的命运也被贪婪、阴险和荒淫无耻的人们所玩弄。
埃及最终在巴勒斯坦战争中失败。这场战争彻底暴露了埃及上层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能:国王耽于酒色、沉迷赌博;军队高级将领视士兵生命如草芥,乘机贪污军费、中饱私囊。
以纳赛尔为首的爱国青年军官决定组织起来,以推翻法鲁克王朝的反动统治。
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 教授 马哈穆德·米特瓦利:
纳赛尔的同僚们没有一个不说纳赛尔不是革命的领导人,他(在革命中)起着至关重要的作。用,他不仅仅是形象地描述出革命的前景和希望,而且他是第一个、也是最后一个了解自由军官组织的人。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任何文件来证明这一点,因为他没有给我们留下备忘录。但从革命的宪章、革命哲学,以及他向埃及人民发表的演讲,可以说,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。
1949年10月,纳赛尔和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军官在阿密尔寓所聚会,自由军官组织就此诞生。这年年底,纳赛尔建立了绝密的执行委员会——自由军官组织的核心。
该委员会最初由纳赛尔、哈桑·易卜拉欣、哈立德·毛希丁、卡迈勒丁·候赛因、阿卜杜·拉乌夫组成。1951年增加了萨拉赫·萨利姆、波格达迪、阿密尔、萨达特和加麦尔·萨利姆,共10人。
委员会成立了5个小组:负责筹款的经济组、负责发展成员的安全级、宣传组、负责搜集情报的自我奋斗组和武装组。
七月革命前,自由军官人数有限,约200人。除1人外,皆为穆斯林。自由军官组织计划1954年发动兵变,夺取政权。
整体上讲,自由军官代表中、小资产阶级的利益。他们军衔不高,最高军衔为中校。自由军官组织纪律严明,分小组开展秘密活动。
1951年,埃及的形势急转直下,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。华夫脱党为争取民心,单方面宣布废除1936年《英埃同盟条约》,声明英军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区为不受欢迎的军事占领。英国政府不仅不撤离在苏伊士运河的占领军,而且增派军队到埃及进行武装威胁。
英国公开的武装入侵激起埃及人民激烈的抵抗。苏伊士运河地区6万多工人宣布总罢工;穆斯林兄弟会和青年学生组织敢死队,袭击运河区内的英军及其军事设施;农民掀起暴动,抗捐抗税。
在英国的压力下,埃及法鲁克王室解散了华夫脱党政府,建立亲英的马赫尔政府。马赫尔政府一上台就宣布全国戒严,解散议会,设立军事法庭,大肆逮捕爱国人士,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。
当局对纳赛尔的秘密活动有所察觉。军事警察搜查了纳赛尔的住宅,但没有发现任何罪证。
1949年5月25日,阿卜杜勒·哈迪首相召见纳赛尔,询问穆斯林兄弟会与军队的联系等问题,气氛相当紧张。一向镇定自若的纳赛尔暴跳如雷,以使首相相信,他与任何颠覆活动毫无关系。为了迷惑警方,纳赛尔在一段时间内深居简出,与外界断绝联系。
自由军官组织积极与各政党团体建立联系,执行委员会委员、后来担任埃及第二任总统的安瓦尔·萨达特多次与穆斯林兄弟会联络。
纳赛尔察觉穆斯林兄弟会有夺取政权的野心,心存戒备。四十年代后期,兄弟会势力坐大,支持七月革命,有利于七·二三政变的顺利进行,却为纳赛尔政权的巩固埋下了隐患。
自由军官组织还向王宫渗透。萨利姆少校设法赢得了陆军总参谋长海达尔将军的信任,萨达特则与国王的医生和亲信优素福·拉萨德建立了关系。
1952年1月,开罗军官俱乐部举行选举,自由军官组织首次与法鲁克国王发生正面冲突。
自由军官组织提出了一份以穆罕默德·纳吉布为首的竞选名单,结果纳吉布和自由军官组织的所有候选人全部当选。
法鲁克恼羞成怒,不承认选举结果。他怀疑军队中存在颠覆组织,开始清洗军队中被怀疑谋反的军人。自由军官军衔低,缺乏全国性的号召力,因此拉拢和推出同情他们的纳吉布。
纳吉布,少将军衔,是一员猛将,在巴勒斯坦战争中3次负伤。纳吉布只是在政变前24小时才得到起事的消息。
1952年7月22日深夜,埃及三军总司令、总参谋长等高级军官正在举行秘密会议,商议如何先发制人地逮捕自由军官。当此千钧一发的时候,纳赛尔得到密报。
7月23日凌晨1点半,纳赛尔率兵包围埃及陆军司令部,逮捕了正在开会的埃及三军总司令、总参谋长和其他部分高级军官。
政变士兵迅速占领机场、火车站、电讯局、电台和部分政府大楼,数小时内控制了开罗。一支装甲部队部署在从苏伊士运河区通往开罗的公路上,以阻止英军出兵开罗。
凌晨,纳吉布得到政变成功的消息,他被护送到自由军官已经占领的总司令部,并被任命为武装部队总司令。
清晨7点半,安瓦尔·萨达特以新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穆罕默德·纳吉布将军的名义发表声明,宣告革命成功。
7月23日凌晨开罗发生政变时,法鲁克国王正在亚历山大夏宫休养,避暑消夏。亚历山大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,冬暖夏凉、气候宜人,历来是国王和王公贵族的消夏胜地。这个骄奢淫逸、贪婪弄权的国王此时或许还不知道,他再也回不到开罗了。
7月25日,纳吉布一行抵达亚历山大,扎克里亚·毛希丁同时率装甲兵向亚历山大挺进。
26日早晨7点钟,毛希丁指挥的军队占领了蒙塔扎和拉斯丁两座王宫。在同国王卫队进行的小规模战斗中,有6人受伤。
中午,法鲁克国王被迫逊位于艾哈迈德·福阿德王储,含着泪水在退位诏书上签字。
下午6时整,法鲁克携带家眷和273箱财物,乘马特鲁姗号游艇,离开亚历山大,驶向意大利的那波利城。法鲁克最终重蹈73年前他祖父伊斯梅尔的覆辙,被驱逐出国、客死他乡。
法鲁克国王退位标志着七月革命的胜利。1953年6月17日,革命指导委员会废除帝制。次日,埃及共和国宣告成立,从而结束了穆罕默德·阿里王朝近一个半世纪的专制统治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毕健康:
法鲁克国王的流亡结束了穆罕默德·阿里王朝在埃及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,埃及进入了崭新的纳赛尔时代。在这个新时代,英军被迫全部撤离苏伊士运河区,埃及成为真正独立的民主国家。1956年,纳赛尔以99.9%的高得票率当选为埃及总统。在英国、法国和以色列侵略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,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奋勇抵抗侵略者,得到了阿拉伯各国人民的支援和欢呼,也得到了世界正义人民的声援,纳赛尔一夜之间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和中东风云人物。总之,纳赛尔创立了自由军官组织,领导了七月革命,完成了彻底驱逐西方殖民主义势力、推翻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,是现代埃及的开国元勋。可以说,七月革命后,埃及人民从此站起来了。
关键词: